疾管署說明,國內8/5-8/12新增5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個案分別為高雄市3例(含1例死亡)及臺中市、臺南市各1例,年齡介於50多歲至80多歲,發病日介於7/20-8/2,均有糖尿病或高血壓等慢性病史,其中2位具汙水、汙泥相關接觸史,1位長期使用非自來水水源。死亡個案為60多歲男性,8月2日至7日期間,因陸續出現發燒、胸悶、呼吸喘、腹痛、咳嗽等症狀且病況加劇,多次就醫,並於8月7日收治住院,惟病情持續惡化,不幸因疑似敗血性栓塞併呼吸衰竭死亡。
疾管署統計,今(2025)年國內累計40例類鼻疽本土病例(含3例死亡),為歷年同期第3高,低於2024年(61例)及2005年(54例),以65歲以上(25例)和50-64歲(13例)為主要年齡層,分布縣市以高雄市(30例)為多,其次為臺中市(6例)、臺南市(3例)、屏東縣(1例),其中18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高雄市(14例)、臺中市(2例)及臺南市(2例)。另8/5-8/12新增5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均為丹娜絲颱風後發病之病例,其中3例有汙水汙泥相關接觸史;今年累計24例鉤端螺旋體病本土病例,低於近5年同期,其中9例於丹娜絲颱風後發病,分布於臺中市3例、花蓮縣、南投縣、臺北市、基隆市、嘉義縣、臺南市各1例,年齡介於20多歲至70多歲,發病日介於7/11-7/30。
疾管署指出,由於強風暴雨易使土壤及泥水中的病源菌等暴露於地面並更易傳播,除了接觸傳播外尚可能經由食入受汙 染的水或吸入性感染,請民眾須將水煮沸後再飲用,清理家園時除佩戴防水手套及長靴外,亦請佩戴口罩,避免吸入受汙染的塵土或水滴。糖尿病、肺病、肝病、腎病、癌症或免疫功能受損者等高風險族群,近期如有發燒、咳嗽等症狀務必提高警覺並儘速就醫,即早診斷與治療。
疾管署監測資料顯示,國內近期腹瀉疫情持平,今年第32週(8/3-8/9)腹瀉門急診就診116,221人次,較前一週略升,近期就診趨勢持平,提醒民眾如蓄水池遭汙水侵入,應確實清洗、消毒後再蓄水,並將水澈底煮沸後再飲用;泡過水或解凍過久的食物請勿食用。居家環境可用市售含氯漂白水稀釋100倍擦拭;廚具及餐具應煮沸消毒,或用10公升清水加40毫升漂白水稀釋進行消毒,並以清水沖洗乾淨後再使用,並請依「濕、搓、沖、捧、擦」的步驟正確洗手。
疾管署提醒,目前雖尚未出現登革熱/屈公病本土病例,惟今年截至8/12已累計135例登革熱及17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分別為近6年同期境外移入次高及最高,不可掉以輕心。籲請民眾雨後主動巡檢居家環境,落實「巡、倒、清、刷」,仔細巡視戶內外容器,將積水倒掉並澈底清除, 若有大型廢棄容器,可聯絡清潔隊協助清運,留下的器物也要刷洗去除蟲卵後,妥善收拾或予以倒置。如有出現發燒、頭痛、腹瀉、噁心嘔吐、後眼窩痛、肌肉關節痛、出疹等登革熱疑似症狀,請儘速就醫並主動告知活動史,以利醫師及早診斷及通報。
因應楊柳颱風來襲,疾管署已盤點確認全國消毒劑儲備量充足,目前尚有145,154瓶消毒劑(含漂白水131,097瓶、酚類消毒劑14,057瓶)可供應風雨過後家戶防疫消毒,並分置全國各區可隨時緊急調度,將持續主動掌握地方需求並適時予以協助。此外,疾管署將密切監視災後傳染病情形,呼籲民眾如出現不適症狀,尤其是慢性病者,要儘速就醫,並主動向醫師說明是否曾接觸汙水或遭蚊蟲叮咬,同時籲請醫療院所提高警覺,即時通報相關傳染病,以利衛生單位及早採取防治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