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周文傑
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表示,允許 Nvidia 向中國出口中階 H20 AI 晶片 是為了達成與中國就稀土與磁鐵供應的更大利益交換,這項措施引發華盛頓與華爾街高度關注與爭議。2025年7月16日,美國商務部長 Howard Lutnick 明確指出,重啟對中國的 H20 晶片出口策略乃中美 稀土與磁鐵供應談判的一部分,並標誌美國科技與供應鏈戰略新焦點。
露特尼克揭示出口政策為稀土經濟談判籌碼
露特尼克告訴路透社,此次放寬出口 H20 晶片係在 6月11日中美「磁鐵與稀土」供應備忘錄中達成協議,並將晶片與中國對美稀土出口掛鉤。
該協議旨在讓美國得以重獲關鍵稀土元素與永磁體產品,以支撐本土高科技製造與國防產業。6月中國僅對美供應稀土永磁增至 353 公噸,較五月激增 660%。
H20 晶片定位:技術含量受控但效益可觀
儘管定位為「第四代」晶片,露特尼克仍強調其效能與 Nvidia 的軟體相容性讓其在中國 AI 發展中扮演關鍵角色,並指出美方接受對華輸出這一技術層級。
Nvidia CEO 黃仁勳並赴北京表態將加速供應,並規劃推出專供中國市場的 RTX Pro GPU。
戰略交換 明顯反映美國「科技+資源」整合外交布局
這次調整不僅反映美國再平衡科技出口與供應鏈自給,其「出口晶片換稀土」策略,亦引發思考:
-
美國稀土儲備約為中國的 4%(1.9 萬 vs 44 萬公噸),高度依賴進口;
-
中國則透過限定出口掌控全球供應鏈話語權,逼迫美方讓步;
-
此舉內外兼修,既安撫國際市場、也顧及國內高科技與國防需求。
國會立場分裂,未來政策執行仍具高度不確定性
儘管商務部策略性解包出口限制,但國會內部仍有強烈批評聲浪。共和黨立委 John Moolenaar 指出,即便用於談判,「H20 晶片」仍可能強化中共 AI 軍事與資訊審查能力。
這反映出美國國會對出口政策仍有高度制衡,商務部態度雖積極,最終放行仍須考慮國安審查程序。
市場反應:股價上漲但仍需警惕風險
消息公布後,Nvidia 與 AMD 股價分別上漲 4% 與 6.4%,顯示投資人對業務回穩抱持信心 。
然而,若國會強化限制或談判滯後,也有可能對整體出口產生變數。
美國商務部將 H20 晶片出口納入稀土與磁鐵供應談判框架,宣告中美科技與資源外交進入新階段。然而,國會與市場對國家安全與產業優勢的擔憂仍未消,接下來的進展將取決於雙方政經平衡、外交談判與國會監督的綜合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