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栗中港溪酸液非法排放,引發農地與水源汙染風暴

苗栗中港溪酸液非法排放,引發農地與水源汙染風暴

索引新聞| 劉品萱
2025年6月,苗栗縣中港溪沿岸驚現酸液非法排放事件,酸液流經露營區導致溪水呈紅色、魚蝦全數死亡,環保署與檢調成立聯合稽查專案,彰顯工業廢酸管理漏洞與環境司法迫切性。


酸液排放事件經過與汙染範圍

環保署於6月14日公布,中港溪河段酸液排放導致溪水變紅,河床生態幾乎全毀。現場發現酸液流經露營區、附近農田受汙染並無生物存活現象,場景驚艷當地居民與遊客。環保署污管中心技術員描述:「溪水呈現紅黑色,聽不到蛙鳴聲,只剩水流聲」


調查發現與壓制假紀錄手段

調查顯示,北台企業「元基公司」涉嫌以偽冒回收名義處理酸液,將含高濃度酸液私排至溪岸坑洞。檢警比對運輸紀錄與水質檢測報告,發現法院使用假文件隱瞞酸液實際成分與流向


對周邊農、漁生產造成嚴重衝擊

本次酸液排放影響涵蓋苗栗農田及魚塭,估計超過3.4公頃土地汙染,當地民眾與農漁戶被迫停灌、停養。環團指出:「無法恢復的生態破壞,將影響下一代食物安全」。


環保署響應與後續處置

環保署與地檢署成立跨部會專案小組,追查酸液來源與流向,並於6月初拘提相關涉案人。調查正式展開,後續將進行長期生態修復與賠償評估程序。


監管與防堵挑戰

此事件凸顯廢液管理制度的重大漏洞,未來需強化監控、運輸管理與公開透明,並修訂罰則與行政機制,以防範類似環境災難再次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