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 劉品萱
2025年3月,基隆協和電廠燃料轉型計畫涉及土壤重金屬汙染,遭指疑似資料篩除污染點、竄改樣本,環保署下令暫停作業並進行調查,揭露環評程序可能遭干擾與不透明爭議。環保署於2025年3月15日宣布,要求基隆市政府暫停協和電廠改氣計畫作業,展開深入土壤汙染調查,源起環團揭露疑似資料造假與程序不公爭議。
汙染調查與證據疑雲
利害團體與《野草法律》揭露 Taipower 委請顧問公司Pacific Engineers慣用掩蓋手法,故意避免取樣污染點,並以「翻土」方式稀釋污染顆粒五樣本以下。2017年度樣本曾指總石油碳氫化合物高達8倍基準,2021年高達54倍,但並未於環評報告提出。
程序疑慮遭程序正義聲浪質疑
環評委員與立委指出,此次環評未適當揭露污染資料、相關會議紀錄也未公開,嚴重干預程序正義與監督機制。立委陳昭姿、黃珊珊等人於3月21日要求進一步公開調查與審查。
政府回應與後續調查
環保署已要求暫停協和電廠改氣工程,同時委託第三方機構進行完整土壤檢測,並透過拆除污染土回填來控管風險。Keelung政府亦獲要求重新檢驗樣本及公開檢測結果,確保資訊透明。
挑戰與制度改革建議
事件提示需建構更嚴謹的環評機制,包括污染已知風險官方介入與資料公開,否則將造成環團與民眾不信任。教授提案修法應強化「污染漏報與程序干預」重罰條款。
程序公信與天地未來變化
協和電廠計畫後續將視調查結果而定,改氣工程恐延期。環團呼籲政府加速改革環評與土壤與地下水汙染整治法,以重建公信力與環境安全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