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 周文傑
Google(母公司 Alphabet)宣布以約 320 億美元全現金收購雲安全初創公司 Wiz,創下該公司歷來最大併購案。此舉旨在打造跨多平台的 AI 驅動 雲安全生態,並提升 Google Cloud 在企業市場的競爭優勢。
Google 宣布收購 Wiz 創歷史新高,金額達 320 億美元
2025 年 3 月 18 日,美國加州/紐約 — Google 母公司 Alphabet 宣布已簽署最終協議,將以約 320 億美元的 全現金模式收購紐約、以色列創立的雲安全公司 Wiz,一旦完成,Wiz 將整合入 Google Cloud。這是 Google 迄今為止最大的收購案,超越 2012 年併購 Motorola 的 125 億美元。
強化 AI 時代雲端安全布局:多雲兼容是核心競爭力
Wiz 是一個跨多平台的 Cloud-Native Application Protection Platform(CNAPP),透過 agentless 架構,實時掃描 AWS、Azure、Google Cloud、Oracle Cloud 等環境,建構風險圖譜並預防潛在攻擊。Google 執行長 Sundar Pichai 說:「Google Cloud 與 Wiz 將一起加速提升雲安全與多雲運作能力」。
該平台亦強調自助式安全流程,使開發者可在開發階段即主動防範安全威脅,呼應 Wiz 聯合創辦人 Ami Luttwak 所稱的「vibe security」理念:「將安全嵌入開發流程,讓每位開發者都能掌控自己所建構的安全性」。
歷經反壟斷瓶頸後,高價敲定交易
先前 Google 曾在 2024 年提出過約 230 億美元收購提案,遭 Wiz 拒絕,當時 Wiz 表示計劃上市。如今估值翻倍,反映其成長動能與市場熱度。
雖然時任美國政府對該交易可能採審慎態度,但現屆政府態度較為中立,監管環境稍緩。收購預計將於 2026 年完成,但仍需通過反壟斷審查。
技術整合動能高,但估值與整合風險引發疑慮
支持者認為,Google 此舉可彌補其在雲安全技術上的結構性不足,並與 AWS、Microsoft 在多雲安全市場競爭。Wiz 成為 Google Cloud 生態系的重要資產,可進一步吸引企業客戶。
不過,多位分析師警示,Google 此次支付的金額對 Wiz 的 年度經常性收入(ARR)估值高達 45–65 倍,存在 資本效率與短期回報風險。華爾街對此態度偏保守,Alphabet 股價短暫回調。
此外,技術中立性也是潛在爭議點。有 Reditt 用戶擔憂 Wiz 被 Google 收購後可能偏重 GCP 功能,降低 AWS/Azure 等平台的支持。許多企業因此開始評估替代方案,如 Orca Security、Lacework 或 Prisma。
雲安全市場邁入整合加速階段
此收購案被視為 AI 驅動下 企業安全市場高度整合的新起點。Wiz 的跨雲平台特色,使 Google 有機會從單一雲供應商轉型為跨多重大型企業security partner。未來市場或將朝三大供應商(Microsoft、AWS、Google)競爭格局演進。
此案例也可能成為其他科技巨頭進行 雲安全收購擴張的示範,引發後續併購浪潮。
反壟斷審查、整合進度與多雲中立承諾
-
美國 FTC、歐盟與其他主要市場是否會因安全市場集中而施壓。
-
Wiz 平台是否維持對 AWS、Azure、Oracle 等多雲平臺的中立並持續運作。
-
Google 如何整合 Wiz 與現有安全產品如 Mandiant、VirusTotal 等,以建立完整端到端雲安全解決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