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 周文傑
Tesla 與三星於 2025 年 7 月簽署 16.5 億美元合約,三星將在德州製造 Tesla 下一代 AI6 晶片,支援自駕與機器人計畫。此合作標誌三星 Foundry 業務翻轉契機,也透露 Tesla 智慧汽車供應鏈多元化趨勢。2025 年 7 月 28 日起,Tesla CEO Elon Musk 正式確認與 Samsung Electronics 簽署一項價值 16.5 億美元 的 AI 晶片供應合約(Effective July 26, 2025 至 December 31, 2033),由三星位於德州的先進製造廠專屬生產 Tesla AI6 晶片,支援未來自駕與機器人業務。
AI 晶片供應鏈多元化成關鍵轉折
此次合作標誌 Tesla 正從 TSMC 轉向 Samsung Foundry,以支應全新的 AI6 晶片生產。此合約價值約佔三星 2024 年營收的 7.6%,且為三星 Foundry 業務史上最大單一客戶合約。合約期間覆蓋逾八年,顯示 Tesla 長期戰略布局意圖。
德州晶圓廠與開工時程配合 AI6 推進
位於德州 Taylor 的三星晶圓廠將專屬生產 AI6 晶片,並使用 2 奈米製程,符合美國《Chips and Science Act》補助條件。雖然開工時間稍後,但預計於 2026 年進入測產,2027–2028 年加速量產並達成 yield 目標。
Tesla “Founder Mode” 深度參與生產流程
Tesla CEO Elon Musk 表明將親自前往德州晶圓廠「walk the line personally」協助提升產能與製程效率。此舉反映他一貫的“創辦人模式(Founder Mode)”操作風格,促進供應鏈協同與流程優化。
產業格局再造:三星尋求 Foundry 重生
此次合作為三星 Foundry 業務注入重要契機。過去其晶圓代工部門長期落後於 TSMC 市佔(TSMC 約 67.6%),而 Samsung 則約 7–8% 市場份額。Tesla 合約成為三星重大翻轉標誌,有望吸引更多先進邏輯芯片客戶。
AI6 晶片應用廣泛,涵蓋全新科技藍圖
AI6 將成為 Tesla 未來的核心晶片之一,除支援 Full Self‑Driving(FSD)系統,還將應用於 Optimus 機器人、Dojo 超級運算平台與 AI 教練系統。Tesla 同時與 TSMC 合作生產 AI5 作為過渡產品,後者先於台灣生產,再轉往亞利桑那。
風險與挑戰並存,製程成敗攸關未來
儘管合約龐大,但三星需克服低 yield、高 defect 的挑戰,以確保 2 奈米晶片量產穩定。悲觀者指出合約利潤可能有限,且三星開發 Texas FAB 曾多次延遲。但成功交付將帶來技術與信任重建機會。
對 Tesla 來說,依賴單一客戶 (Samsung) 生產亦具風險,若三星供貨延遲或品質不及預期,Tesla 計劃可能延宕。
晶片供應鏈重塑與 AI 驅動未來競爭版圖
隨著 Tesla 與 Samsung 成立長期晶片供應關係,全球晶片供應鏈競爭正式進入多極化時代。Tesla 降低對台積電依賴、三星努力進攻高階製程,未來 2 到 8 年將見證 AI6 晶片是否能改變自駕與 AI 生態格局。本合作案不僅重塑電動車與 AI 產業鏈,也可能成為全球科技競爭的新轉捩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