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索引新聞| 劉品萱
2025 年上半年亞太區製造與工業工廠安全事故頻傳,從印度、印尼到中國多起重大爆炸與機械傷害事件,引發國際與區域監管機構強化工業安全規範與執行關注。2025 年上半年,亞太多個國家發生工廠爆炸、火災與機械致傷事件,引發政府對製造業 工業安全 與 職業健康管理 密切關注。
印度製藥廠爆炸重災案凸顯工安風險
2025 年 6 月 30 日,印度特倫甘納邦 Sigachi Industries 化工廠發生噴霧乾燥機爆炸,造成建築倒塌,初估至少 36 人死亡、34 人受傷。政府成立調查小組,並承諾賠償家屬與傷者。工廠運行設備老舊、安全措施匱乏被認為為事故誘因之一。
中國山東化工廠爆炸 副總理重申安全監管必要性
2025 年 5 月,山東威海市一家化工廠發生爆炸事故,造成 5 人罹難、6 人失蹤。中國副總理張國清因應事故發表談話,要求加強重點行業如化工、礦業與燃氣等的安全管理與風險防控。
印尼製造業工安亞太通報激增
2025 年首季,印尼通報超過 5,600 起職場事故,製造、建築與採礦為高風險領域。尼克爾產業已有重大事故造成 21 死 31 傷,引發業界與政府對安全文化與宣導制度的關注。
南韓製造業致死事故上升 電池廠火災震撼業界
南韓 Hwaseong 電池製造廠於 2024 年 6 月發生爆炸火災,共造成 23 名工人罹難,帶動 2024 年製造業死亡事故增加約 2.9%,即便整體工業事故有所下降。該事件促使南韓政府著手加強高風險製造業的監管措施。
菲律賓與新加坡案例提醒制度落實重要性
菲律賓宿霧地區在建造與製造業傳出多起事故通報,其中兩起造成工人身亡,促使地方政府推出社區巡查制度提升安全意識。
新加坡雖維持低死亡率,但工廠設備使用不當導致致命事故仍時有所聞,凸顯機械維護與員工教育必要性。
政策與監管趨勢:智慧監控與企業責任強化
多國已開始導入智慧安全系統與 IoT 設備進行危險預測與監控。OECD 在亞洲電子與車輛製造業推動盡職調查培訓,以提升企業對供應鏈安全與勞工保護的法規遵循能力。
亞洲職場安全市場正快速增長,預計 2027 年市場規模突破 107 億美元,企業越來越採用智能監測、穿戴式保護裝備與自動化安全提醒系統。
勞安事故的啟示與未來方向
這些事件凸顯製造業工安管理落差,特別在安全文化、設備更新與規範落實方面。國際勞工組織與地區性公會呼籲政府與企業承擔責任,並推動員工安全訓練與社群參與。
亞太地區製造工廠勞安風險持續,隨著重要事故頻傳,各國政府與企業監管機構正陸續採取更嚴標準與管理策略,未來安全文化的提升與智慧監控系統的廣泛應用,將成為降低工業事故發生的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