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多利亞青年商會「夢想無界最終回:笑『融』無限」閉幕典禮 全港首個最大型的傷健共融大笑瑜伽活動

香港 – Media OutReach Newswire – 2025年8月17日 – 由維多利亞青年商會主辦的「夢想無界—笑『融』無限」閉幕典禮於2025年8月16日(星期六)在漢師德萃學校舉行,總結過去一年「夢想無界」活動的豐碩成果。

「夢想無界最終回:笑『融』無限」閉幕典禮 大合照
「夢想無界最終回:笑『融』無限」閉幕典禮 大合照

維多利亞青年商會於旺角漢師德萃學校舉辦「夢想無界最終回:笑『融』無限」閉幕典禮,為期八個月的「夢想無界」系列活動畫上圓滿句號。閉幕禮以新興運動「大笑瑜伽」為主題,讓參加者在歡樂氣氛中回顧過去八個月推動傷健共融的精彩歷程,同時發布問卷調查結果,展示活動對社會的深遠影響。

維多利亞青年商會在2025年3月至4月期間發起網上問卷調查,探討本地傷健人士參與運動的現況、障礙及需求。調查得到285名受訪者響應,其中僅一成半受訪殘疾人士認為香港社會對殘疾人士運動提供足夠支持;並有逾半受訪者認為現時政府或體育機構為殘疾人士提供的運動資源,未能滿足殘疾人士於運動發展方面的需求。

「夢想無界」系列活動自2025年2月啟動以來,透過多元化運動體驗促進社會共融。首場活動「靜默中的力量」啟動禮於2月舉行,邀請聽障奧運跆拳道銅牌得主何念澄先生分享奮鬥故事,並即場教授跆拳道,讓80位參加者(包括特殊教育需要學童、家長及公眾人士)親身體驗如何透過動作與聽障人士溝通。4月期間,本會更資助香港首支「聾健共融跆拳道代表隊」前往韓國集訓,學員吳凱泓及羅柏喬回港後分享在韓國的訓練見聞,表示當地高強度訓練讓他們大開眼界,更立志將來成為教練回饋社會。

主辦機構於2025年5月3日於香港紅十字會瑪嘉烈戴麟趾學校舉辦新聞發布會,公布問卷調查結果,更再一次邀請聽障奧運會跆拳道銅牌得主何念澄先生,以及由本會贊助的香港首支「聾健共融跆拳道代表隊」兩位代表出訪韓國集訓歸來的聽障兒童學員,就問卷調查作出回應及分享,期望能提高大眾對殘疾運動員所面對挑戰的認知,並就此提出相關具體政策建議。

2025年5月31日舉辦的「滾出『淇』跡」硬地滾球體驗日創下全港傷健共融硬地滾球活動紀錄,由巴黎殘奧雙金牌得主何宛淇女士親自指導,吸引80位輪椅人士、輕度智障人士及健全參加者共同參與。立法會議員顏汶羽博士擔任主禮嘉賓,承諾推動政府資源支持殘疾運動發展。而於7月13日的「無聲『教』亮」聾健共融乒乓球日則與中國香港聾人體育總會合辦,當日有超過50位參加者透過戴上耳塞模擬聽障狀態,學習以視覺及觸覺「聽」球,並參與不同趣味遊戲,親身理解聽障人士的日常挑戰。

閉幕典禮於8月16日圓滿舉行,活動包括維多利亞青年商會籌委會主席陳家浚先生總結成果、發布問卷調查數據,了解參加者們參與過往活動後的改善。活動當日更進行大笑瑜伽訓練,為參加者帶來健康與歡笑。現場還有由特殊教育需要(SEN)青年組成的「青草音符」樂團表演,以自創曲目展現藝術共融成果;大笑瑜伽工作坊、「共融回憶廊」展覽重現系列活動中的難忘時刻;以及感人回顧影片播放。嘉賓陣容鼎盛,包括立法會議員梁毓偉 MH, JP、知名藝人鄧月平女士、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香港代表隊 運動員 鄭仕好先生、香港輪椅武術總會副總教練 陳嘉敏女士及2024年十大傑出青年 莫宛螢女士等。

立法會議員梁毓偉 MH, JP擔任主禮嘉賓時表示,作為立法會議員會在議會議題上為殘疾人士提供更多社交支援,幫助他們擴闊圈子,提升生活技能。他亦強調除了政府政策支持,亦需要社會大眾的支持,如同當日參與的大笑瑜伽運動。他認為這類新興運動能結合笑聲及運動,幫助殘疾人士更自然地融入團體,體驗更多生活樂趣,並鼓勵大家積極參與傷健共融運動,建立更包容、友好的社會環境。

在典禮上,維多利亞青年商會會長李韋晴青商感謝協辦機構香港清水灣獅子會會長陳國霆先生、活動大使陳嘉敏女士及鄭仕好先生,分享嘉賓藝人鄧月平女士,以及41間支持機構對「夢想無界」系列活動的支持,一共頒發了45張感謝狀。

李韋晴青商回顧「夢想無界」系列活動時,表示今年是第6次舉辦「夢想無界」活動,強調共融及鼓勵殘障人士與健全人士共同參與運動。她分享香港隊於2024年巴黎殘奧會獲得三面金牌的輝煌成就,不僅是運動員的榮耀,更向全世界證明:無論身份或身體狀況如何,都不應被限制追求夢想的決心及權利,而「夢想無界」活動正是傳遞這種精神。她認為追求夢想的路上未必一帆風順,甚至會遇到許多難關,如同黑色暴雨的來襲,但暴雨過後終會迎來陽光燦爛的日子,鼓勵大家勇敢追夢,無論身份或身體狀況如何,都應堅持「One to Infinity」的信念。

在「夢想無界」的舞台上,我們特別邀請了由一群特殊教育需要的青年們組成的樂隊青草音符,以擊打樂鼓結合流行音樂,為觀眾帶來悅耳音樂表演。這場演出展現了他們在擊打樂鼓的藝術才華,創造出獨特的互動體驗。可見他們都能在音樂中找到屬於自己的節奏。

國際青年商會中國香港總會總會會長王師堯青商讚揚青年領袖們利用公餘時間,為社會服務,並推動「夢想無界」工作計劃。此計劃旨在幫助社會各階層人士,特別是殘疾人士,勇敢追尋夢想。講者介紹了國際青年商會作為一個全球性的青年領袖培訓組織,強調其不僅關注商業,更重視透過服務社會來解決問題並帶來正面影響。他亦提到「夢想無界」計劃從年初至今已完成六項活動,並呼籲在場所有來賓將「追夢」的訊息傳遞出去,共同為社會創造更美好的未來,強調此次閉幕禮是一個新的開始。

活動大使 香港輪椅武術總會副總教練 陳嘉敏女士表示難得參與「夢想無界」活動,認為能讓輪椅人士參與實屬不易。作為殘疾運動員,她鼓勵大家堅持追夢,雖然面對租場、教練、場地等困難,仍會想盡辦法解決。她引用「台上一分鐘,台下十年功」,強調只要堅持信念、克服困難,必能成就舞台上的佳績。

活動大使 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 香港代表隊運動員 鄭仕好先生分享接觸跆拳道的經歷,有幸成為香港殘疾跆拳道代表隊出戰全運會,期待創出佳績,盼大家支持。

分享嘉賓 知名藝人 鄧月平女士分享拍攝微電影時用棉花塞住耳朵模仿聽障的體驗,發現走路困難且對時間距離的感知受影響,呼籲大眾幫助身邊殘疾人士並向他們學習。

在典禮上,籌委會主席陳家浚青商發佈問卷調查結果。問卷分為三類,分別是健全人士、殘疾人士及活動策劃單位。問卷為不同類型的受訪對象設計特定的問題,希望能夠從多角度收集對夢想無界系列活動的意見。本次問卷共有162人參與, 79人為殘疾人士, 59人為健全人士,另有24人為活動策劃單位。這162位來自不同背景的受訪者對活動給予極高評價,平均滿意度達4.9分(5分為滿分),所有受訪者表示願意推薦他人參與,顯示活動在推動傷健共融方面成效卓越。

就殘疾人士為調查對象的問卷部份,在79名殘疾人士受訪者中,有72%的殘疾受訪者認為他們在參與夢想無價系列活動後,有更高的意願與健全人士共同運動。造成此變化的原因,有86%的殘疾受訪者認為在活動中與健全人士的互動體驗非常正面,並感到尊重及包容。另外,問卷亦調查了有哪些具體因素會影響殘疾人士參加傷健共融活動的意願。調查結果反映出無障礙設施為首要因素,其次為與參與者的互動,跟住呢就係活動的吸引力。調查結果顯示出有24%殘疾受訪人士認為夢想無界系列活動能夠提升他們參與運動的信心。同時,以殘疾人士為對象的調查結果反映出活動有效增加殘疾人士與健全人士共同活動、共同生活的意願,夢想無界活動的主要目的之一是鼓勵殘疾人士與健全人士互相交流。所以,夢想無界活動舉辨的目的成功達成。

就健全人士為問卷調查對象的部份,在59位嘅健全人士受訪者入面,有80%的健全人士受訪者表示透過此次活動改變了對殘疾人士的印象,例如:殘疾人士的運動能力比想像中更強、運動表現較佳。調查結果亦顯示大部份健全人士認為與殘疾人士互動時的最大挑戰是溝通障礙,因為與聽障人士交流時需要學習手語,而大部份健全人士都不具備此技能。有63%的健全受訪者擔心與殘疾人士互動時會說錯而冒犯對方,但有60%的受訪者表示參與夢想無界活動後更願意主動與殘疾人士交流,亦有40%的受訪者認為參與活動後自己有能力在日常生活中協助殘疾人士。

最後,就活動策劃單位為問卷調查對象的部份,24個策劃單位入面100%的活動策劃單位認為夢想無界活動有效提升社會對傷健共融的關注。所有的活動策劃單位皆滿意與維多利亞青年商會的合作,77%的受訪者表示未來會願意繼續支持性質類近的傷健共融活動。調查結果反映出社會對於殘疾人士生活的關注,有不少機構願意為傷健共融活動投入資源,期望傷殘人士和健全人士在社會中能夠享受同等的權益和機會,營造一個和諧共融的社會。

作為閉幕環節的重頭戲,「大笑瑜伽」這項風靡全球的新興運動,將為「夢想無界」畫下溫暖而有活力的句點。無論是健全人士還是殘疾人士,都能在這項活動中一同感受純粹的歡樂。透過簡單的呼吸練習與自主大笑,參與者不僅能釋放壓力,更能在笑聲中打破隔。

夢想無界:笑「融」無限暨閉幕暨典禮在漢師德萃學校舉行,約120位傷健嘉賓出席。

「夢想無界」系列半年來成功提升公眾對殘疾運動的認知,推動聾健共融跆拳道及硬地滾球普及化,促成政府關注資源分配,為超過300名殘疾及健全人士提供共融體驗。李韋晴會長表示這只是共融社會的開始,未來將繼續爭取平等機會。傳媒查詢可聯絡籌委會主席陳家浚先生。

活動詳情如下:

日期: 二零二五年八月十六日(星期六)
傳媒接待時間: 下午一時三十分
活動時間: 下午二時正 至 下午五時正
地點: 漢師德萃學校(旺角洗衣街22號)

Hashtag: #維多利亞青年商會

發佈者對本公告的內容承擔全部責任